4新闻中心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中心  -> 公司动态

总结一下塑料喷涂治具出现脱漆问题如何进行补救?

文章出处:公司动态 责任编辑:东莞市量鑫实业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:2025-08-25
  ​塑料喷涂治具(用于固定塑料工件、辅助喷涂的工装)出现脱漆问题,核心原因多为 “涂层与治具基材附着力不足”“使用中机械磨损 / 化学腐蚀” 或 “前期预处理不彻底”。补救需遵循 “先分析脱漆类型→针对性处理基材→匹配修复工艺→强化后期防护” 的逻辑,避免盲目补涂导致二次脱落,具体方案如下:
​​塑料喷涂治具
一、补救前:明确 2 个关键前提(避免修复失效)
1. 分析脱漆类型与原因(精准定位问题)
不同脱漆形态对应不同根源,需先观察判断,再针对性处理:
脱漆类型 特征描述 核心原因
局部点状脱落 涂层出现孤立小斑点(直径≤5mm),露基材 基材表面有油污 / 杂质(喷涂前未清理)、涂层局部厚度不足
片状大面积脱落 涂层成片剥离(面积≥2cm²),基材表面光滑 基材未做 “活化处理”(塑料 / 金属治具表面张力低,涂层附着力差)、涂层固化不彻底
边缘 / 磨损处脱落 治具边角、频繁接触工件的部位脱漆 机械摩擦(工件反复装卸)、涂层抗刮擦性能不足、边角预处理不到位
化学腐蚀脱漆 脱漆区域有发乌 / 溶解痕迹(如接触溶剂后) 涂层耐化学性差(如接触喷涂稀释剂、清洁剂)、基材被腐蚀后与涂层分层
2. 确认治具基材与涂层类型(匹配修复材料)
治具基材与原涂层类型直接决定修复材料选择,需先明确:
治具基材:常见为塑料(ABS、PP、PVC) 或金属(铝合金、冷轧钢) —— 塑料基材需用 “塑料专用涂层 / 底漆”,金属基材需先做防锈处理;
原涂层类型:多为环氧漆(耐磨损)、丙烯酸漆(耐候性好)、PU 漆(高附着力) —— 修复需选择与原涂层 “同类型或兼容” 的涂料(如原涂层为环氧漆,补涂需用环氧系涂料,避免不同涂料分层)。
二、分场景补救方案(附操作步骤与工具)
场景 1:局部点状脱落(面积小、无基材损伤)
适用情况:脱漆点孤立、基材无腐蚀 / 变形(如塑料治具表面点状脱漆),核心目标是 “小范围补涂,恢复附着力”。
操作步骤:
清洁脱漆区域
用无尘布蘸取异丙醇(或专用 degreaser 脱脂剂) 擦拭脱漆点及周围 5cm 范围,去除油污、粉尘(避免修复时杂质嵌入,影响附着力);
若基材为塑料(如 PP),需用 “塑料专用清洁剂”(避免腐蚀基材),金属基材可直接用异丙醇清洁。
基材微处理(增强附着力)
用800-1200 目细砂纸(塑料基材用 1200 目以上,避免划伤;金属基材用 800 目)轻轻打磨脱漆点:塑料基材需打磨出 “细微粗糙面”(提升表面张力,增强涂层附着),金属基材若有轻微锈迹(如冷轧钢制治具),需磨至露出新鲜表面,无锈迹残留。
打磨后用压缩空气枪吹净粉尘,再用异丙醇二次清洁。
精准补涂(控制厚度与兼容性)
底漆(关键步骤):
塑料基材:涂 1 遍 “塑料专用附着力促进剂”(如 PP 基材用 PP 底漆,ABS 基材用 ABS 专用底漆),常温静置 10-15 分钟(按产品说明),形成过渡层(解决塑料表面张力低的问题);
金属基材:若为冷轧钢,涂 1 遍 “环氧锌黄底漆”(薄涂,覆盖脱漆点),常温固化 2 小时(防锈 + 增强附着力);铝合金基材可直接涂 “金属专用底漆”。
面涂:选择与原涂层同类型的涂料(如原环氧漆用环氧补漆笔 / 小罐装环氧漆),用细毛刷(或小口径喷枪,口径 0.8-1.0mm)薄涂 2-3 遍(每遍间隔 15-20 分钟,避免流挂),涂层厚度与原涂层一致(通常 30-50μm,用涂层测厚仪检测)。
固化与修整
常温固化:按涂料说明固化(环氧漆需 24 小时,丙烯酸漆需 12 小时),避免高温固化(塑料基材易变形,温度≤60℃);
修整:固化后用 1200 目砂纸轻磨补涂边缘(避免凸起),再用抛光布擦亮,确保与周围涂层平整一致。
工具清单:无尘布、异丙醇 / 专用清洁剂、800-1200 目砂纸、压缩空气枪、塑料 / 金属专用底漆、同类型面涂涂料、细毛刷 / 小喷枪、涂层测厚仪、抛光布。
场景 2:片状大面积脱落(面积≥2cm²,基材无腐蚀)
适用情况:涂层成片剥离(如治具平面、非摩擦部位),基材无损伤但表面光滑(原预处理不足),核心目标是 “彻底处理基材 + 增强涂层附着力”。
操作步骤:
彻底去除残留涂层
避免直接在残留涂层上补涂(易分层),需用 “中性脱漆剂”(塑料治具选 “塑料专用脱漆剂”,避免腐蚀;金属治具可用普通中性脱漆剂)涂抹脱漆区域,覆盖保鲜膜静置 15-20 分钟(待残留涂层软化);
用塑料刮板(避免划伤基材)轻轻刮除软化涂层,再用无尘布蘸异丙醇擦拭干净,确保基材表面无涂层残留(塑料基材需无发黏感,金属基材需无漆雾)。
基材活化处理(核心增强附着力)
塑料基材(如 PP、PE):
用 “等离子处理枪”(小型手持款)对基材表面处理 30-60 秒(提升表面张力,使涂层更易附着);若无等离子设备,可用 “砂纸 + 塑料活化剂”:先用 1000 目砂纸满磨脱漆区域(打磨出均匀粗糙面),再涂抹 “塑料活化剂”,静置 5 分钟(增强基材与涂层的结合力)。
金属基材(如铝合金):
冷轧钢:做 “脱脂 + 磷化”(小型治具可浸泡在稀释磷化液中,常温 10 分钟,形成钝化膜);
铝合金:用 “5% 氢氧化钠溶液” 碱洗 3 分钟(去除氧化层),再用硝酸中和,纯水冲洗晾干。
分层补涂(底漆 + 面涂 + 固化)
底漆:按基材类型涂专用底漆(塑料涂附着力促进剂,金属涂防锈底漆),厚度 5-10μm,常温固化 1-2 小时(确保底漆完全干燥,无黏性);
面涂:选择与原涂层同类型的涂料(如原 PU 漆用 PU 补涂漆),用小型喷枪(压力 0.3-0.5MPa,距离 15-20cm)薄涂 2-3 遍,每遍厚度 15-20μm(总厚度与原涂层一致,30-50μm);
固化:塑料治具常温固化 24 小时(或 40-50℃低温烘干 1 小时,避免变形);金属治具可按涂料说明固化(如环氧漆 180℃固化 30 分钟,增强硬度)。
后期修整与附着力测试
用 1200 目砂纸轻磨涂层边缘,抛光后检查无流挂、颗粒;
做 “划格法测试”:用美工刀在补涂区域划 1mm×1mm 方格(划透涂层至基材),贴 3M 胶带撕拉,无涂层脱落即为合格。
工具清单:中性脱漆剂、塑料刮板、等离子处理枪(可选)、塑料活化剂、砂纸、专用底漆、面涂涂料、小型喷枪、涂层测厚仪、划格刀、3M 胶带。
场景 3:边缘 / 磨损处脱漆(机械摩擦导致,高频使用部位)
适用情况:治具边角、工件接触频繁的部位(如卡扣、定位柱)脱漆,多因涂层抗刮擦性不足或边缘预处理不到位,核心目标是 “增强涂层耐磨性 + 强化边缘防护”。
操作步骤:
修复边缘基材(避免应力集中)
用 “细砂纸(1000 目)” 将脱漆边缘打磨成 “圆角过渡”(避免直角导致涂层再次因摩擦脱落),金属治具边缘需无毛刺,塑料治具边缘需无开裂;
用异丙醇清洁后,金属治具边缘可涂 1 遍 “金属封闭剂”(防止磨损后生锈),塑料治具边缘可涂 1 遍 “塑料封边剂”(增强抗冲击性)。
选择高耐磨涂层补涂
底漆:按基材类型涂专用底漆(如塑料涂 PP 底漆,金属涂环氧底漆),重点加厚边缘部位(底漆厚度 10μm,比平面厚 5μm);
面涂:优先选择 “高耐磨涂料”(如环氧改性丙烯酸漆、PU 耐磨漆),或在原涂层类型中添加 “耐磨助剂”(如二氧化硅微粉,提升涂层硬度至≥3H);
边缘强化:补涂时对边角、定位柱等高频磨损部位 “多涂 1 遍”(总厚度 60-80μm,比平面厚 20-30μm),形成 “耐磨保护层”。
固化与后期防护
固化:金属治具可高温固化(如环氧漆 180℃/30 分钟,提升硬度),塑料治具低温烘干(50℃/1 小时);
额外防护:在磨损最严重的部位(如定位柱顶端)贴 “聚四氟乙烯胶带”(耐高温、低摩擦),或涂 “硅基耐磨涂层”(透明,不影响治具定位精度),减少工件装卸时的直接摩擦。
工具清单:细砂纸、异丙醇、金属封闭剂 / 塑料封边剂、高耐磨涂料、耐磨助剂、小型喷枪、硬度计(检测涂层硬度≥3H)、聚四氟乙烯胶带。
场景 4:化学腐蚀脱漆(接触溶剂 / 清洁剂导致)
适用情况:脱漆区域有发乌、溶解痕迹(如治具接触喷涂稀释剂、脱脂剂后),需先解决 “化学腐蚀” 问题,再修复涂层。
操作步骤:
中和基材腐蚀
若基材为金属(如冷轧钢),先检查是否有腐蚀锈迹:用 2000 目砂纸打磨除锈,再涂 “酸性中和剂”(如 5% 碳酸钠溶液),静置 5 分钟后用纯水冲洗晾干;
若基材为塑料(如 ABS),检查是否有溶胀变形:轻微溶胀可晾干后用砂纸轻磨,严重溶胀需更换局部基材(避免修复后涂层仍因基材变形脱落)。
选择耐化学性涂层补涂
底漆:金属基材涂 “耐化学环氧底漆”,塑料基材涂 “耐溶剂丙烯酸底漆”;
面涂:优先选择 “耐化学涂料”(如氟碳漆、环氧酚醛漆,可耐受常见喷涂溶剂如二甲苯、乙酸乙酯),或咨询涂料供应商提供 “与腐蚀介质兼容” 的涂层型号;
封孔处理:补涂后涂 1 遍 “耐化学封孔剂”(如硅氧烷封孔剂),填充涂层微孔,防止化学介质渗入。
固化与兼容性测试
按涂料说明固化(如氟碳漆需 200℃固化 30 分钟);
做 “化学兼容性测试”:在补涂区域滴少量常用溶剂(如喷涂稀释剂),静置 24 小时,无涂层变色、起泡、脱落即为合格。
工具清单:砂纸、酸性中和剂、耐化学底漆 / 面涂、封孔剂、小型喷枪、化学溶剂(测试用)。
三、修复后:强化后期防护(避免再次脱漆)
使用规范优化
避免治具接触 “非必要化学介质”(如不要用强溶剂清洁治具,改用中性清洁剂);
工件装卸时轻拿轻放,减少治具边缘、定位柱的机械摩擦(可在治具接触点贴缓冲胶垫)。
定期维护
每周用无尘布蘸中性清洁剂擦拭治具表面,去除油污、漆雾残留;
每月检查治具涂层状态,发现微小划痕及时用 “同类型涂料稀释后点涂修复”,避免划痕扩大导致脱漆。
治具改造(高频脱漆部位)
若某一部位反复脱漆(如定位柱),可将该部位改为 “可拆卸式”(如用不锈钢定位销替代涂层定位柱,不锈钢耐磨损、无需喷涂);
塑料治具易脱漆部位,可在前期加工时 “预埋金属嵌件”(如在卡扣处嵌入黄铜嵌件),减少塑料基材的喷涂面积,降低脱漆概率。
404 Not Found

404 Not Found


ngin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