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新闻中心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中心  -> 公司动态

喷涂治具加工过程中如何提高表面光泽度?

文章出处:公司动态 责任编辑:东莞市量鑫实业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:2025-11-26
  ​在喷涂治具加工过程中,提高表面光泽度需从材料预处理、喷涂工艺优化、环境控制、后处理工艺四大环节入手,结合具体工艺参数调整和细节管理,实现表面平整度、涂层均匀性和致密性的提升。以下是具体措施及技术要点:
喷涂治具加工
一、材料预处理:奠定光泽度基础
彻底清洁表面
除油:使用碱性清洗剂(如pH 10-12的碳酸钠溶液)或溶剂型清洗剂(如三氯乙烯),通过喷淋或浸泡方式去除油污、指纹等有机物。
示例:对铝合金治具,采用5%碳酸钠溶液在60℃下喷淋清洗5分钟,再用清水冲洗并烘干。
除锈与去氧化皮:对金属治具,用酸洗(如10%盐酸溶液)或机械打磨(如砂纸、钢丝刷)去除氧化层,避免喷涂后出现颗粒状凸起。
表面粗糙度控制:通过喷砂(如玻璃珠或氧化铝砂)或化学蚀刻调整表面粗糙度至Ra 1.6-3.2μm,增强涂层附着力同时避免过度粗糙导致光泽度下降。
磷化或硅烷处理
磷化:对钢铁治具,采用锌系磷化液(如磷酸锌)在50-60℃下处理5-10分钟,形成致密磷化膜,提高涂层耐腐蚀性和光泽度。
硅烷处理:对铝合金或轻金属治具,使用硅烷偶联剂(如KH-550)在常温下浸泡1-2分钟,形成纳米级硅烷膜,提升涂层与基材的结合力。
二、喷涂工艺优化:关键参数精准控制
涂料选择与调配
高光泽涂料:选用光泽度≥80%(60°角测量)的涂料,如丙烯酸聚氨酯漆、氟碳漆或环氧树脂漆。
示例:某汽车零部件喷涂治具采用双组分丙烯酸聚氨酯漆,光泽度可达90%以上。
稀释剂匹配:根据涂料类型选择专用稀释剂,控制稀释比例(通常为涂料体积的5%-15%),避免稀释过度导致流平性差。
消泡剂添加:在涂料中添加0.1%-0.5%的消泡剂(如有机硅消泡剂),减少喷涂过程中气泡产生,避免表面针孔。
喷涂参数控制
喷枪类型与压力:
静电喷枪:利用静电吸附原理,使涂料均匀包裹治具表面,减少过喷和橘皮现象,光泽度提升10%-15%。
空气喷枪:压力控制在0.4-0.6MPa,喷枪距离治具表面20-30cm,确保涂料雾化均匀。
喷涂速度与角度:
保持喷枪移动速度均匀(约30-50cm/s),避免局部涂层过厚或过薄。
喷枪与治具表面垂直(90°角),减少涂层堆积导致的流挂或光泽不均。
多层喷涂:
先喷涂一层薄底漆(干膜厚度10-15μm),增强附着力;再喷涂2-3层面漆(每层干膜厚度20-25μm),总干膜厚度控制在60-80μm,提升光泽度和饱满度。
流平与干燥控制
流平时间:喷涂后静置5-10分钟,使涂料自然流平,减少表面波纹。
干燥工艺:
低温预干燥:在60-80℃下烘干10-15分钟,去除溶剂,避免后续高温固化时产生气泡。
高温固化:根据涂料类型设定固化温度(如丙烯酸聚氨酯漆为120-140℃,固化时间20-30分钟),确保涂层完全交联,提升硬度和光泽度。
三、环境控制:减少外部干扰
洁净度管理
喷涂车间洁净度:保持车间尘埃粒径≤5μm,数量≤10万级(ISO 8级),避免灰尘附着在治具表面形成颗粒。
空气过滤:安装高效空气过滤器(HEPA),过滤效率≥99.97%,确保喷涂环境无尘。
温湿度控制
温度:控制在20-25℃,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涂料干燥过快,产生橘皮;温度过低导致流平性差。
湿度:控制在40%-60%,湿度过高易导致涂料吸湿,流平性下降;湿度过低易产生静电,吸附灰尘。
防静电措施
接地处理:对喷涂设备、治具挂具进行接地,避免静电积累吸附灰尘。
防静电服:操作人员穿戴防静电工作服和手套,减少人体静电对喷涂过程的影响。
四、后处理工艺:进一步提升光泽度
抛光处理
机械抛光:对喷涂后的治具表面进行机械抛光(如使用抛光机配羊毛轮和抛光蜡),去除微小凸起,提升表面平整度,光泽度可提升5%-10%。
化学抛光:对金属治具,采用化学抛光液(如磷酸-硝酸混合液)处理,去除表面氧化层,使表面更加光亮。
涂层修复
局部修补:对喷涂过程中产生的针孔、流挂等缺陷,用砂纸打磨平整后,补喷同批次涂料,确保整体光泽度一致。
清漆罩光:在面漆表面喷涂一层清漆(如双组分聚氨酯清漆),干膜厚度10-15μm,可提升光泽度5%-15%,同时增强耐候性。

404 Not Found

404 Not Found


ngin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