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新闻中心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中心  -> 公司动态

说一说关于清洗篮加工在焊接时有哪些操作注意事项?

文章出处:公司动态 责任编辑:东莞市量鑫实业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:2025-07-17
  ​清洗篮(常用于工业清洗、医疗消毒、实验室样品处理等场景,材质多为不锈钢)的焊接操作需兼顾结构稳定性(承重、耐清洗液腐蚀)和使用安全性(无毛刺、焊点光滑,避免划伤工件或残留污渍),同时还要考虑清洗时的 “通透度”(焊点不堵塞网孔或流道)。以下是清洗篮加工时具体操作注意事项:
清洗篮加工
一、焊接前的准备规范
材料与配件检查
确认清洗篮主体材质(如 304、316 不锈钢)与焊接耗材(焊条、焊丝)匹配,避免因材质差异导致焊接后腐蚀(例如 304 不锈钢需用对应不锈钢焊丝,不可混用碳钢耗材)。
检查篮体框架、网片、支撑条等配件的尺寸精度:框架垂直度、网片平整度偏差需≤0.5mm/m,否则焊接时易产生应力变形。
清理待焊部位:用砂纸、不锈钢丝刷或酒精去除表面油污、氧化皮、锈迹,确保焊接面干净 —— 油污会导致焊点出现气孔,氧化皮会影响熔合强度。
焊接设备与参数调试
根据清洗篮的结构选择焊接方式:
细网片、薄壁件(如孔径≤5mm 的网篮)优先用激光焊接或氩弧点焊(避免烧穿或网孔堵塞);
厚壁框架(如壁厚≥2mm 的边框)可用氩弧连续焊;
批量生产的简单结构(如直边拼接)可考虑电阻焊(效率高、焊点小)。
提前调试参数:根据材料厚度设定电流(如 0.8mm 不锈钢网片,氩弧点焊电流约 50-80A)、焊接时间(0.5-2 秒)、气体流量(氩气保护,流量 5-10L/min,防止焊点氧化变色)。
二、焊接过程中的核心操作要求
焊点位置与数量控制
避免在网孔边缘 “堆焊”:焊点直径需≤网孔直径的 1/2(例如 5mm 网孔,焊点直径≤2.5mm),防止堵塞网孔(影响清洗液流通)。
框架与网片的连接:沿边框每隔 3-5cm 设置一个焊点(均匀分布),拐角处需增加 1-2 个焊点(承重关键部位),但不可过密(避免局部过热变形)。
禁止在 “受力薄弱处” 集中焊接:例如网片与框架的搭接处,焊点需错开排列,避免应力集中导致网片撕裂。
焊接手法与变形控制
采用 “对称焊接” 减少变形:例如焊接长方形篮体时,先焊对角,再焊另外两边,或从中间向两侧交替焊接(抵消焊接应力)。
控制焊接温度:避免长时间连续焊接同一区域(如框架长边焊接,需分段焊接,每段焊完后冷却 10-15 秒),防止因过热导致框架弯曲、网片收缩(例如不锈钢网片过热会出现网孔变形、边缘翘曲)。
氩弧焊接时,焊枪喷嘴需贴近焊点(距离≤5mm),确保氩气完全覆盖熔池 —— 若保护不足,焊点会出现蓝黑色氧化层,不仅影响美观,还可能在清洗时因腐蚀脱落。
避免缺陷产生
禁止 “虚焊”:焊点需与两侧母材充分熔合(用尖嘴钳轻掰焊接部位,无松动为合格),虚焊会导致清洗篮承重后开裂(例如放置重物时网片脱落)。
控制 “焊瘤” 和 “毛刺”:焊接后若出现凸起焊瘤,需及时用角磨机或锉刀磨平(避免划伤被清洗工件,尤其是医疗、食品行业的清洗篮);网片边缘焊点需打磨至光滑,防止勾挂工件。
防止 “烧穿”:薄壁件或网片焊接时,若发现熔池出现孔洞,立即停止焊接,调整电流或缩短焊接时间(烧穿后的孔洞无法修复,会导致清洗时工件漏出)。
三、焊接后的处理与检验
焊后清理与修整
去除表面氧化层:用不锈钢专用抛光膏或电解抛光处理焊点附近的氧化变色(尤其是 316 不锈钢清洗篮,需保证表面光洁以提高耐腐蚀性)。
打磨毛刺与棱角:用砂纸(800 目以上)或尼龙轮打磨所有焊点及边缘,确保手感光滑 —— 若用于清洗精密零件(如电子元件),需用内窥镜检查网孔内是否有残留焊渣。
清洗残留杂质:用清水冲洗焊接后残留的抛光膏、金属碎屑,必要时用超声波清洗(避免清洗篮使用时污染被清洗工件)。
质量检验标准
结构强度:承重测试(按设计承重的 1.2 倍加载,静置 1 小时无变形、焊点无开裂)。
表面质量:目视检查无明显焊瘤、凹陷、氧化变色;用手指触摸无毛刺;网孔无堵塞(可用标准孔径塞规检测)。
耐腐蚀性(针对工业清洗篮):盐雾测试(304 不锈钢≥48 小时无锈迹,316 不锈钢≥72 小时无锈迹)。
四、特殊场景的额外注意事项
医疗 / 食品级清洗篮:焊接后需进行钝化处理(用硝酸溶液浸泡),去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 “贫铬层”,恢复表面耐腐蚀性能;且禁止使用含铅、镉的焊接耗材。
高温清洗篮(如用于蒸汽清洗):焊接时需保证焊点熔深≥材料厚度的 1/3(例如 1mm 厚框架,熔深≥0.3mm),避免高温下焊点因强度不足断裂。
带复杂结构的清洗篮(如分层隔板、挂钩):隔板与篮体的焊接需保证水平度(偏差≤1mm),挂钩焊接需对称,避免装载工件时重心偏移导致倾斜。

404 Not Found

404 Not Found


ngin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