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新闻中心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中心  -> 公司动态

了解一下金属挂具在焊接时如何进行防腐处理?

文章出处:公司动态 责任编辑:东莞市量鑫实业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:2025-07-23
  ​金属挂具(如喷涂挂具、电镀挂具、仓储挂具)的焊接部位是防腐薄弱点 —— 焊接高温会破坏母材表面的氧化层(如镀锌层、钝化层),焊缝及热影响区易因 “裸露金属 + 应力集中” 优先生锈,导致挂具使用寿命缩短(尤其在潮湿、酸碱等腐蚀环境中)。防腐处理需从 “焊接前预处理→焊接工艺优化→焊后防腐强化” 全流程介入,结合挂具使用场景(如喷涂车间的高温环境、电镀车间的酸碱雾环境)选择适配方案。
金属挂具
一、焊接前:预处理 —— 减少腐蚀诱因(从源头降低风险)
焊接前的核心目标是 “减少焊接区域的杂质与氧化风险”,为后续防腐打好基础。
1. 母材与焊丝的防腐适配
优先选择 “易焊且耐腐蚀” 的母材:
普通挂具(干燥环境):选冷轧钢板(SPCC)+ 低硫磷焊丝(ER50-6)—— 减少焊接时的杂质裂纹(裂纹是腐蚀起点);
潮湿 / 轻度腐蚀环境(如仓储挂具):选镀锌钢板(SGCC)—— 自带镀锌层,非焊接区可保留防腐能力;
强腐蚀环境(如电镀挂具):选 304 不锈钢 —— 焊接后经钝化处理,耐酸碱能力强。
禁止混用 “异种金属”:如碳钢与不锈钢焊接(会产生 “电偶腐蚀”—— 碳钢加速生锈),若必须混用,需在接缝处涂绝缘防腐漆(阻断电化学腐蚀)。
2. 焊接区域预处理(去除 “腐蚀催化剂”)
除油除锈:
用碱性除油剂(pH 10-12)浸泡焊接区域(10-15 分钟),去除轧制油、手印(油脂会导致焊接虚焊,形成缝隙腐蚀);
生锈母材需用砂纸或喷砂处理(露出金属本色),避免锈层(Fe₂O₃)进入焊缝(降低强度且加速腐蚀)。
镀锌板特殊处理:
焊接前用角磨机打磨焊接区的镀锌层(宽度 5-10mm)—— 锌在高温下会挥发产生气孔,导致焊缝不致密(气孔是积水和腐蚀介质的 “藏身点”),但需保留非焊接区的镀锌层(维持基础防腐)。
二、焊接中:工艺优化 —— 减少 “防腐薄弱点”
焊接工艺直接影响焊缝的 “致密性” 和 “应力水平”(疏松焊缝和高应力区易优先腐蚀),需通过参数控制减少缺陷。
1. 降低焊缝气孔与裂纹(防腐的核心)
控制焊接参数:
碳钢焊接(CO₂气体保护焊):电流 180-220A,电压 22-26V,气体流量 15-20L/min(气体保护不足会导致焊缝氧化,产生气孔);
不锈钢焊接(氩弧焊):用纯氩保护(流量 8-12L/min),电流 100-150A(避免电流过大导致 “烧穿” 或合金元素烧损 —— 铬镍元素减少会降低耐腐蚀性)。
避免焊接缺陷:
焊前调整坡口(角度 60°±5°,间隙 2-3mm)—— 保证焊透(未焊透的缝隙会成为 “腐蚀电池”,缝隙内氧气少,形成阳极腐蚀);
焊接时保持 “短弧焊接”(电弧长度≤焊丝直径)—— 减少空气侵入熔池(避免氮气孔)。
2. 减少热影响区(HAZ)的腐蚀敏感性
焊接高温会使母材热影响区(距离焊缝 5-10mm 的区域)的防腐层(如镀锌层、钝化层)失效,需控制热输入:
采用 “小规范焊接”(小电流、快速度)—— 减少热影响区宽度(碳钢热影响区控制在≤8mm,不锈钢≤5mm);
厚板焊接时用 “多层多道焊”(每层厚度≤3mm),避免单次高温导致母材氧化层大面积破坏;
焊后用湿布冷却(仅限碳钢,不锈钢需自然冷却)—— 快速降低热影响区温度,减少氧化。
三、焊接后:核心防腐处理 —— 针对性修复薄弱区
焊后防腐是 “重中之重”,需针对 “焊缝(裸露金属)、热影响区(防腐层失效)、焊接缺陷(裂纹 / 气孔)” 三大薄弱点处理。
1. 焊缝及热影响区的基础防腐(通用方案)
di一步:清理焊缝(去除腐蚀源头)
用角磨机(装百叶轮)打磨焊缝(去除焊瘤、飞溅、焊渣)—— 飞溅残留会形成 “缝隙”,积水后腐蚀;
用砂纸(120 目)轻磨热影响区(去除氧化皮,露出新鲜金属),再用酒精擦拭(去除粉尘)。
第二步:根据材质选择防腐涂层
挂具材质 使用环境 推荐防腐方案 涂层厚度 / 工艺要求
碳钢 / 冷轧钢板 干燥室内(如仓储挂具) 环氧底漆 + 醇酸面漆 底漆 30-40μm(增强附着力),面漆 40-50μm(耐候)
碳钢 / 冷轧钢板 潮湿 / 轻度腐蚀(如喷涂车间) 锌含量≥85% 的冷喷锌(替代镀锌) 干膜厚度 60-80μm(用锌粉牺牲阳极保护)
镀锌板(焊接后) 户外 / 多雨(如物流挂具) 锌含量底漆 + 聚氨酯面漆 重点喷涂焊接区(覆盖裸露金属),干膜≥80μm
不锈钢(304) 酸碱雾(如电镀挂具) 钝化处理(铬酸盐 / 无铬钝化) 钝化膜厚度 0.5-1μm(提升耐盐雾性能至 500 小时)
关键技巧:
涂层需 “覆盖焊缝及热影响区外 5mm”(确保无裸露金属);
边角、焊点凸起处需 “多涂 1-2 遍”(这些部位易磨损,涂层需更厚)。
2. 特殊场景防腐强化(高腐蚀环境)
电镀车间挂具(耐酸碱):
不锈钢挂具焊后做 “电解抛光”(去除焊接氧化皮,表面光洁度 Ra≤0.8μm—— 减少酸碱液附着);
接缝处涂 “聚四氟乙烯涂料”(耐 200℃高温,耐强酸强碱,适合长期浸泡场景)。
户外挂具(耐紫外线 + 雨水):
碳钢挂具焊后做 “热浸镀锌修复”(局部补镀锌 —— 对焊缝加热至 450℃,喷涂锌丝,形成锌层);
再涂 “氟碳面漆”(含氟树脂,耐紫外线老化,5 年不褪色、不粉化)。
振动环境挂具(如流水线挂具):
涂层需 “弹性好”(如弹性聚氨酯漆,伸长率≥200%),避免振动导致涂层开裂;
焊缝打磨成 “圆弧过渡”(减少应力集中),再涂胶(如硅橡胶)—— 双重防护。
3. 缺陷修复(针对裂纹、气孔等隐患)
若发现焊缝有微小气孔 / 裂纹:
用钻头(直径≤3mm)钻除裂纹(止裂),再用焊丝补焊;
补焊后重新打磨,按上述涂层方案加强防腐(缺陷处涂层厚度增加 20%)。
对于无法补焊的密集气孔:
用 “环氧腻子” 填充(刮平),干燥后打磨,再涂防腐涂层(腻子需与涂层兼容,避免脱落)。
四、长效防腐:结合使用维护延长寿命
定期检查:每 3-6 个月检查焊缝涂层(尤其边角处),发现涂层破损(露底)及时补涂(小面积用同款漆点涂,大面积重新打磨喷涂);
清洁保养:腐蚀环境挂具(如电镀挂具)每次使用后用清水冲洗(去除酸碱残留),干燥后涂防锈油(短期不用时);
结构优化:挂具设计时避免 “积水结构”(如焊接时预留排水孔,避免焊缝处形成 “水坑”)。

404 Not Found

404 Not Found


ngin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