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解挂具是在电解加工或电镀过程中,用于悬挂和固定被加工或被镀零件,并使零件与电极保持良好电气连接的工具。以下是关于电解挂具的详细介绍:

结构组成
主杆:通常由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,如铜或铜合金,是挂具的主要支撑结构,负责将电流传输到各个分支和零件上。
分支杆:从主杆上分支出来,用于连接和悬挂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零件,使电流能够均匀地分布到每个零件上。
挂钩或夹具:位于分支杆的末端,用于固定零件,确保零件在电解过程中保持稳定的位置,同时保证零件与挂具之间的电气接触良好。
材料选择
导电性好:如纯铜、黄铜、磷青铜等铜合金,能有效传输电流,降低电阻,减少电能损耗和发热现象。
耐腐蚀性强:在电解槽的电解液环境中,挂具需要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,以延长使用寿命。例如,不锈钢、钛合金等材料具有较好的耐蚀性,适用于一些腐蚀性较强的电解液。
强度和硬度合适:挂具需要承受零件的重量以及在电解过程中的各种作用力,因此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,以防止变形和损坏。
设计要求
零件适配性:根据不同形状、尺寸和重量的零件,设计相应的挂具结构,确保零件能够稳定地悬挂在挂具上,且不影响电解过程中电解液的流动和电极反应。
电流分布均匀:合理设计挂具的形状、尺寸和电极布置,使电流能够均匀地分布在零件表面,以保证电解加工或电镀的质量均匀性。例如,通过调整分支杆的长度、粗细和挂钩的位置,可以优化电流分布。
便于装卸:挂具的结构应便于零件的装卸,提高生产效率。例如,采用快速装卸的夹具或挂钩设计,使操作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零件的装夹和拆卸。
良好的绝缘性能:除了与零件接触的部位外,挂具的其他部分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,以防止电流泄漏和短路现象的发生。通常会在挂具的非导电部位涂上绝缘材料,如绝缘漆、塑料等。
表面处理
镀覆防护层:为了提高挂具的耐腐蚀性和导电性,通常会对挂具表面进行镀覆处理,如镀镍、镀铬等。镀镍层可以提高挂具的耐蚀性和硬度,镀铬层则可以提高挂具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,同时降低表面粗糙度,有利于电解液的流动和零件的脱模。
化学转化膜处理:通过化学转化处理,在挂具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化学转化膜,如氧化膜、磷化膜等,以提高挂具的耐腐蚀性和绝缘性能。例如,铝制挂具可以通过阳极氧化处理,在表面形成一层坚硬的氧化膜,提高其耐蚀性和耐磨性。
应用领域
电镀行业:用于各种金属制品的电镀加工,如汽车零部件、五金饰品、电子元件等的表面镀镍、镀铬、镀锌等处理,通过电解挂具将零件悬挂在电镀槽中,使零件表面均匀地镀上一层金属薄膜,以提高零件的耐腐蚀性、耐磨性和装饰性。
电解加工行业:在电解加工过程中,电解挂具用于固定和悬挂被加工零件,通过电解作用去除金属材料,实现零件的成型加工。例如,在航空航天领域,一些复杂形状的零件可以通过电解加工工艺进行精密加工,电解挂具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。
电解抛光行业:用于金属零件的电解抛光处理,通过电解挂具将零件悬挂在电解抛光液中,利用电解作用使零件表面的微观凸起部分优先溶解,从而达到提高零件表面光洁度的目的。